@@@@
新书发布,《末日幻城在线》来了!
不一样的故事,不
一样的末世,这里有励志,有热血,有恐怖,有情感。
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个新的感受!
新书需要各位的支持,希望移步观看,顺手收藏,给张推荐票,谢谢大家!@@@@
正在手打中,请稍等片刻,内容更新后,需要重新刷新页面,才能获取最新更新!
非常遗憾陈厌的故事在这里停下了。
其实早在刚上推荐位的时候,我就已经想要结束。
因为那是推荐里最差的一个位置,代表编辑完全不看好这部作品。
但是书友们的推荐票和评论,还有15位打赏的朋友,支持虫子我一直坚持到现在。
事实证明,编辑的眼光确实没错,这本书之后的数据比预期中还要差很多。
所以没有办法。
我写小说,是因为现实里生活面临困难,非常缺钱。
而这本书用这个成绩上架,最终大概率也只能拼全勤。
不过呢。
虽然没有物质上的收获,但这本书为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总之,我还会再写一次吧,不写敏感题材了,写本火影的同人。
这将是我写书赚钱的最后一次尝试。
毕竟花一个季度的时间来试错,对虫来说真的很奢侈了。
还是没有办法,我知道写书赚钱很难,但没想到会这么难…….
“好想靠写书生活啊!”(作者发出灵魂呐喊)
不知道为什么,虽然只是熬了一个月的夜,但总觉得陈厌已经是我生命里很重要的人了。
最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努力生活的少年。
抱歉。
我没有写完你的故事。
戏志才并不像郭嘉那样寂寂无名,可和颍川荀氏,也是没办法比较的。
在场众人除了诸葛亮之外,没有人知道戏志才是何人。
齐贞当然知道,在阳翟的临别时刻,他还和戏志才一起喝过一顿酒来着。
此人面相看上去倒不是庸人,只不过起真没有想到郭嘉居然会举荐他去幽州。
“此人极其聪慧,我倒是略有耳闻。”诸葛亮听到这个名字愣了愣,接着开口说道。
“既然举荐了他,想必这个人是真有能力,我们姑且还是相信郭嘉。”齐贞点点头。
“可他现在不是在袁绍麾下么,又怎么可能听我们的去幽州协助公孙将军?”赵云问道。
“或许他二人之间有什么约定吧。”齐贞猜测道。
还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,齐贞到阳翟寻找郭嘉的那天,戏志才和国家之间坐论天下大势,关于讨伐董卓一事,曾打赌过西凉刺史马腾是否出兵的问题。
想不到那个赌约竟是落在了今天。
众人自然不知双方的约定是什么,可仍然对于郭嘉的谋略隐隐有些心惊。
“他娘的,这会算命就是不一样啊。”齐贞喃喃念叨着。
“那我们谁去和戏志才说这个事情呢?”刘备问道。
“还是我们去吧,想来袁绍应该对于豫州刺史孔伷十分好奇才是。”齐贞回答道。
“齐贞说的没错。”诸葛亮也是轻声应和,看来他的判断和齐贞一样,怕只有他二人能名正言顺的和戏志才沟通交流。
叙旧之后,自然还得硕硕接下来如何做的问题。
诸葛亮早有腹稿,此时从怀中掏出一副兽皮制作的地图,上面已经清晰的标注好各军屯兵的位置。
黄月英所在的孙坚大军,身处联军的刀锋位置,距离众人最远,也最危险,即便其他人想要策应,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所以被诸葛亮先放到了一边。
其他人里面,公孙瓒和赵云二人兵合一处,袁绍也不会那么不开眼,非得在这件事情上触公孙瓒的眉头,所以他二人的十万大军处于联军的右翼。
至于左翼则完全是刘备麾下的十万兵士。
这其实很好理解,两个袁绍最拿不准注意的人,放到距离自己最远的位置,即便二人有什么异动,中军帅台也足够做出相应的反应。
后将军顾名思义,袁遗拖在整个大军的最后方,以用于粮草和辎重的运输调配。
袁绍的八万兵处于最中央的位置用以整体指挥大军,这本来无可厚非。
可这中军四周散布着其他州郡诸侯的位置,就颇堪琢磨了。
让人意外的是,冀州刺史韩馥没有被安排在袁绍身边,而是阵型前突,成了孙坚的支撑。
刘岱、张邈、桥瑁、张超四家州郡,围绕在袁绍中军周围。
说来复杂,其实很好理解,无非是谁与袁绍的关系更近一些,谁的距离也离他更近一些罢了。
事情是不难理解,可是这大圈套小圈,小圈再往下套,就剩下最后那么些地方,袁绍的身边还有两块空地,其中一块给了王匡。
王匡是河内郡太守,这个人有点意思。
齐贞本以为这个人和其他那些诸侯一样,并不为人所知,怎知道不光是刘备与诸葛亮对他有所了解,甚至连公孙瓒和赵云都对其人有所耳闻。
王匡之前被何进任用,担任大将军府掾。当时何进想要诛杀阉宦,王匡为执行他的命令,回家乡兖州泰山郡并成功征招五百名强健的弓箭手,运往洛阳,准备在起事时使用。
然而十常侍却早一步先把何进给宰了。
王匡得到消息之后便一直在兖州藏着。不久,袁绍再度联合大家讨伐宦官,王匡那时才与袁绍联手。
最后,以袁绍、王匡为首的人马率军进入承明堂,顺利地除掉中常侍高望等二名宦官。
在那不久之后,他受朝廷的征召,成为河内郡太守。
这件事情太大,所以除了像齐贞这样根本没工夫打听这事儿的之外,当今天下几乎已经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。
原来是一期闹革命的交情,怪不得和袁绍这么亲近呢。
齐贞点点头,心中感叹。
还有一个左膀右臂的位置是给谁的呢?
齐贞和诸葛亮二人相视一笑。
想来还是那道矫诏和落在最后的表态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。
这个排兵布阵的方法是众人权衡和讨论的结果,也是最为中规中矩的做法,却并不太适合这种进攻,会显得整个大军的阵型就像是块叠好的
煎饼,又好像是切好的豌豆黄一样,四方四正的,毫无锋锐之气,死板的紧。